極端控糖
在我認識的朋友中,絕大部分對於醫學還是比較有興趣的。只不過對於醫學的態度卻呈現了兩極分化,要麼是敬畏得仿佛醫學就是神祇,要麼就是不屑得醫學好像是敝履。尤其是在對待“控糖”這個問題上,朋友A和朋友B就剛好符合了我對我朋友們的這種“刻板印象”。
朋友B其實是一名二型糖尿病患者,而且他確診的時間比我早了好幾年,但是他的年齡卻比我小了十幾歲。而且在他確診之後的幾年裡,曾一度因為糖尿病誘發的高血酮症而入院急診並且還被醫師下過病危通知單。雖然他因為醫師的高超醫技及他當時還尚算年輕的體質而撿回一條命,但伺候他還是因為糖尿病併發症而兩度住院治療。
而在我們看來,他之所以罹患糖尿病和後面的幾次住院都純粹屬於他自己的“作死”行為。朋友B本來就有體重超重的問題,但他還是依舊將奶茶當成自己的日常飲料。最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當我們都選擇無糖奶茶的時候,他依然還是熱衷額外再增加幾倍糖。甚至他的要求一度讓奶茶店的服務員感到震驚,畢竟哪怕是非醫學專業的人都知道這種喝法必然會導致糖尿病。最讓我們覺得難以置信的是,哪怕是他因為糖尿病被急診或住院,他出院之後依舊是保持這種不健康的飲食方法。我們也曾經勸阻過,但幾次三番之後我們也放棄了。
可是朋友A的膳食結構對我來說也是非常苛刻的,我表示他這種飲食方法肯定會導致身體問題。結果就是朋友A的晨起血糖幾乎已經是低血糖了,所以我只好建議他求助專業醫師。畢竟總是依靠“我感覺”和搜索引擎來治病是非常不可取的。
我曾經有幸吃過朋友A煮過的飯菜,我的感覺這簡直就是苦行僧的飲食吧?沒有任何葷腥,而且所有素菜都只採取清蒸和水煮兩種烹飪方法,而調理更是簡單到只有鹽,沒有油,甚至連胡椒都沒有。儘管我承認偶爾這麼吃吃也蠻有意思的,畢竟這樣可以吃出食材本身的味道。
朋友A選擇的食材不僅是有機而且價格都不便宜,所以這些食材吃起來非常不錯。但如果讓我長期這樣飲食,我覺得我會瘋掉。如果完全不攝入糖分的話,其實對自己的心情有很大的影響。我當時拒絕醫生的胃部分切除手術的原因就是這個手術有很大可能會導致澱粉過敏,而這在我看來簡直會誘發我的抑鬱症。因此我對朋友A的節制表示了極大的佩服。其實朋友A私底下也抱怨這樣的飲食連他自己都有些受不了了。我於是好奇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的回答是他擔心自己有血糖問題,但是關心過他平時的血糖檢測數據後,我嚴肅地表示不要自己嚇自己。如果需要確定的話,那還是找內分泌科醫師咨詢吧。
最近體重下降的速度不是很理想,但體脂率卻出現出乎意料地提高。所以特意去詢問了一名健身教練,他建議我在鍛煉的時候注意心跳。現在大部分健身手環都會提示你的心率處於哪個區間,如果是為了減重,那就最好將心率保持在燃脂區間裡。如果大部分時間在有氧鍛煉或無氧鍛煉區間,那其實對於減脂的效果沒有那麼高效率,而且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的目的會更多集中在肌肉上。然後健身教練開玩笑地表示,男孩子不要那麼排斥肌肉嘛,你這身高有點肌肉會更加有吸引力。我忽然覺得健身教練是不是在暗示什麼?果然是過度健身吸引同性乜?
回家的時候我和家榮說起了朋友A以及健身教練,結果家榮很興奮地表示他很早就期待我能從肥熊變成肉熊或肌肉熊,若是能變成肌霸熊就最好了。看到家榮那色瞇瞇的模樣,我頓時覺得有些頭痛……都四十歲了,哪怕真的變成施瓦辛格的身材,也不會有超級大雞巴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