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目線で話す
隨著麥琳通過《再見愛人4》的走紅,“自戀型人格障礙”也忽然成為一個類似抑鬱症的新網紅型心理疾病。只不過相較於以前大家都愛給自己貼“抑鬱症”的標籤,大家在現在反倒是喜歡給自己討厭的人貼“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標籤。畢竟抑鬱症會讓自己看上去像個弱勢群體,而自戀型人格障礙只會讓自己看上去瘋子。
我對抑鬱症患者沒有任何歧視,但是心理疾病的確診需要專業醫師經過一段時間的跟蹤觀察才能確診,而不是自己用搜索引擎檢索出一個自媒體賬號不知道從哪裡找到的“心理測試表”並隨便自測一下就認定自己有某種心理疾病。後者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更是導致現在抑鬱症被污名化的重要原因。同樣的,我也不喜歡隨意給人貼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標籤,但身邊認識的人中卻有類似這種心理疾病的案例。而且並不是我一個人的感覺,甚至我們都戲謔他或許是“麥琳Pro MAX版”。
在他的視角裡,整個世界都是他的遊戲。而每個他認識或認識他的人都會被他視為在遊戲中需要攻略的NPC。他會對每個NPC進行服從性測試,而沒有通過服從性測試或在測試中及測試後選擇逃離的人就會被他各種污名化,並在本地的LGBTQ社區進行傳播。比如我就被他說成是中國當局安插在他身邊監視他的安全人員;而我的另外一個朋友則被他形容為孤獨可憐的瘋子……
那些通過他服從性測試的人則會成為他所豢養的“寵物”。他會想要控制他那些所謂“朋友”的人生,包括他們的生活、工作,乃至情感。他會按照自己的喜好給他的朋友們進行“配種”,我之所以用如此尖銳刻薄的詞語是因為他的所作所為的確是如此。而那些通過他服從性測試的人基本已經被他洗腦,因此便會對他的“建議”是言聽計從。
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喜歡“好為人師”,甚至連我自己都會不自覺地去“教導”別人。我知道這是一件會讓別人感到不適乃至冒犯的行為,因此我也在努力克制自己的這種表達欲。畢竟被人戲謔為“爹味”或“中年油膩男”可不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情,而我也真的因為這樣的行為被這位麥林同學說過好幾次。他最喜歡批評別人有過剩的表達欲,而當他自己輸出觀點的時候卻從沒有控製過自己的表達欲。
而且即便我曾經也“爹味”十足,但我至少還沒有認為自己是絕對正確的。麥林曾經對我的一個朋友說,他說他是一道光,希望可以照亮我的那位朋友。當我聽到朋友轉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震驚是難以想象的。畢竟這句話聽上去就很“中二”,並且我個人認為這句話大概只適合出現在“奧特曼系列”作品裡。
現實裡會自稱自己是“一道光”的人,我近期能夠想到的就只有隔壁朝鮮的“金太陽三代”了。我真的是無法想象一個人要傲慢到何等程度才會認為自己是太陽一般的存在。而且就是這個自稱太陽的人居然還認為他是謙遜的,這荒誕程度仿佛不像是在人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