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狗”的下場
最近有閱讀到中國某原創網絡文學平台上的一部連載小說。整部小說充滿了戾氣,作者對整個中國的文藝圈展開了無差別的攻訐……總的來說,就是如果中國文藝圈沒有出現他筆下的男主角那簡直“萬古長如夜”。 事實上這部小說的文筆並不出彩,哪怕他在字裡行間極力迎合時下中國社交平台上所蔓延的民粹主義,乃至對當局極力諂媚……可網絡小說作為一件商品最終還是要看故事好不好,因此他的小說點閱量並不理想。 甚至很多他的讀者在評論
Read More...最近有閱讀到中國某原創網絡文學平台上的一部連載小說。整部小說充滿了戾氣,作者對整個中國的文藝圈展開了無差別的攻訐……總的來說,就是如果中國文藝圈沒有出現他筆下的男主角那簡直“萬古長如夜”。 事實上這部小說的文筆並不出彩,哪怕他在字裡行間極力迎合時下中國社交平台上所蔓延的民粹主義,乃至對當局極力諂媚……可網絡小說作為一件商品最終還是要看故事好不好,因此他的小說點閱量並不理想。 甚至很多他的讀者在評論
Read More...年末的時候,看到很多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微信讀書數據,所以我覺得我也可以總結下我在2024年的閱讀報告。雖然COVID19的疫情已經結束,但我發現我還是有越來越多的時間開始閱讀了。而且這種閱讀不僅僅是在起點、番茄等網絡原創平台閱讀網絡小說,更多是實體閱讀。 按照中國政府所發佈的《第21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本圖書閱讀量為4.75本,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3.
Read More...我曾經批評過在簡體中文互聯網平台上由於當局的嚴格內容審查而導致涉及近代史或現代史背景的小說都會成為敏感區,而為了規避這種政策風險,作家和編輯都會選擇以相似時代影視劇的衍生同人作品的形式來寫小說。只不過網絡小說的快餐性質導致這類小說中的男性向題材其實同質化非常嚴重,而且一些熱門元素對於女性讀者來說是非常不友好的。這也導致了簡體中文原創小說內男頻和女頻的分野非常明顯,甚至還會讓兩邊的讀者幾乎不會閱讀對
Read More...在以番茄、起點為代表的簡體中文網絡原創小說平台上,一種被稱為“年代文”的題材受到了極大的歡迎。其實年代文可以視為是“時間穿越小說(Time Travel Fiction)”這一類型的分支,只是這類題材的時間穿越小說通常是回到1960年代到1970年代,也就是中國經歷文化大革命的那個特殊時代。 其實不管是什麼樣式的時間穿越小說,其創作主旨還是意圖去改變某個時間點上的一些讓人覺得遺憾的事情,然後再試圖
Read More...雖然我極少自詡自己為“作家”,但我的確為自己能夠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情緒與觀點並得到一些人的認同和支持為榮。因為曾經有人說過一句頗有意思的話,大概的意思就是世界上最困難的事情有兩件:一件是將你口袋內的錢裝進我的口袋;另一件則是將我腦袋裡思想裝進你的腦袋。 誠然,從傳播媒介上來說,文字用來傳遞思想的速度其實遠遠不及聲音和影像。可我卻覺得文字的影響力是要遠勝於聲音及影像,而這種力度正是源於文字傳播的緩慢性
Read More...其實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大概是幼兒園和小學的那會兒,我們的老師還會教導我們要“善良”要當一個“好人”。只是隨著年歲漸長,我開始發現老師所教育的和我在社會所面對的完全不是一樣的,甚至我的父母都會嘲笑我過於“善良”。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當一個好人在中國社會是一件非常異類的事情。雖然我們當中的很多人會將中國人不當好人歸咎於“南京彭宇案”,認為是官方的荒唐執法而導致國人的善心被徹底打壓。我承認這是個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