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观 · 2021年6月13日

堕落的中国网络教育产业

随着中国政府对于非实体产业的管控越发严格,原本就没有太多创新基因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已经彻底失去了昔日“百花齐放”的形态。对于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来说,最后都基本归于“互联网金融”。不管你是网络购物,还是网络点餐、网络预约车……甚至是曾经一度在新冠肺炎期间被认为是风口产业的“网络教育”都不免最后是鼓励消费者在各大网贷平台进行信贷金融服务。

 

一、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

我还在念中学的时候,我就知道中国的教育资源分配是严重不平衡的。一线城市和非一线城市、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甚至在同一个市内,市区学校与郊县学校的教育资源都会有严重的分配不均。

当我还在念书的时候,教育机构直辖的学校往往是当地教育资源最好的学校(比如当时各地的第一小学、第一中学等等);而紧随其后的就是各大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附属子弟学校,它们因为有母公司的大量不计成本的资金输入,所以教育资源通常也是不错的,甚至还能强过一些税收不甚理想的当地学校;排在最后的往往就是那些非直属的学校或那些属于县区政府的学校了。

从某个程度来说,这是一个无解的恶循环。因为学校有钱,所以有好的教育硬件水平和师资力量,于是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优秀的学生又能成为学校的招生最佳广告,吸引更多的学生来该校报名,进而收取更多的学费、借读费等等费用,然后又充实学校的收入……当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普通学校的投资或开放民间资本进入,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可以说,教育产业从某个角度来说那是比互联网产业更加“马太效应”的地方。一个城市的学生和家长都很清楚,本地区大概只有一所最好的王牌学校,进入这里就有最大的几率考入双一流大学;其次本地区大概还有一所到两所还算不错的次王牌学校,进入这里的学生可以以双一流为目标,但起码还能有个去双非一流大学兜底;最后剩下的学校那很大概率就是混个毕业证或去高职大专继续混毕业证。

在我的那个时代,大概还有所谓的寒门子弟考取状元的新闻。但是进入2010年代之后,省状元和市状元极大概率都已经与寒门无关,最起码也是中产家庭了。寒门子弟还能考状元的地方,或许就只剩下某些还不发达的老少边穷的县区了。

简单来说,钱成了决定你所受教育质量的关键。

 

二、曾经被给予厚望的网络教育却最后沦为网络信贷的幌子

其实在互联网还没有在我国普及之前,我国就利用了电视网络来平衡各地的教育资源。比如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大”之类……但是很遗憾的是,电大最后沦为了广播电视主管部门的禁脔。他们的电大班只允许自己的广播电视大学进行教学,而这样的电大事实上并没有与本地大学竞争的任何实力。一度电大文凭成为社会上最瞧不起的文凭,于是所谓的电大慢慢就荒废了下去。或关门大吉,或寻求改革成为普通的大学。

而2003年非典的出现,让一度销声匿迹的电大悄然复活。不过此时的电大不再是针对成年人的再教育,而是既有满足再教育的成人电大班,也有满足在校学生学习的“空中课堂”。不过因为空中课堂的开设成本和但是接受硬件的限制,空中课堂大致上还是在一线城市及其他沿海城市开放,很多内陆省份的非省会城市还是没有享受到这波福利。

真正在网络教育成为一种产业大概是以TED为代表的网络公开课的盛行,让资本们看到了现在人对于再教育和兴趣学习的需求,于是一些架设在YY等视频聊天平台上的网课雏形渐渐出现。因为我不想讨论网络教育产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所以这部分内容到此打止。

其实我想写这篇文章的缘故在于我自己看到了一份有关“播音配音课程”的推介广告,0.5元钱就可以上一节60分钟的试听课;同时如果完成课程签到还能获得一些礼物,我忽然觉得可以尝试下。毕竟我在大学实习时代也当过一段时间的电台嘉宾主持人,虽然只持续了一年不到的时间,但那对我来说是个非常美好的记忆。尽管我最后没有从事这个行业,但并不妨碍我在这个年纪又重新拿起学习的热情。

我选择的这个网络教育品牌已经创立近15年,同时在资本圈内也完成了A轮和B轮融资,大致上也算得上国内网络教育品牌的十大了吧?不过就我所试听的这60分钟试听课来说,我是大失所望。我是一名拥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当年为了考取这个证件我也是正儿八经地上过试听课的。试听课的存在就是要最大程度展现老师的教学优势和这门课的最大特点,但是很显然,这位老师都没有做到。如果是正规的试听课评判的话,我觉得这位试听课老师有很大可能会被我的老师判为“不及格”。

60分钟的课大概有30分钟的时间都在吹嘘这门课的未来就业前景,动不动就是“哪怕兼职每月都有10000元以上的收入”之类的鸡血文案。播音和配音工作能不能有月入破万的机会呢?当然有。但前提是,你真的有信心通过一段时间的网络教育而确保自己站到那个位置么?事实上,据我所知,绝大部分的网络电台主持人及网络广播剧配音都是“为爱发电”。至于你想进入线下的公司就业,那么你相较于那些科班出身并拥有相关证件的人来说,优势又在哪里呢?剩下的30分钟里,大约又有10分钟的时间在不断强调这个科目学习简单且相关行业入门轻松,可实际上呢?单单一个普通话纠正其实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个不大不小的麻烦,特别是如果你还位于方言区的话。语文老师的普通话等级要求是二级甲等,而我当时有好几位大学同学愣是卡在这个标准上了。他们不够努力么?人家一大早就去锻炼普通话了,可最后的结果还是只有二级乙等(甚至还有一位连三级甲等都没有达到)。最后自然就是反复劝说那些忧心学费的年轻人们,你们可以开通花呗、京东白条等网络信贷来读书啊!诚然,教育是一门非常不错的投资,但是如果要用商业信贷去念一个并没有那么重要的课程,我的意见还是“那不如先等一等”吧!

整个试听课和播音配音唯一相关的内容就是教会大家用“气泡音”来放松声带……嗯?就这?

 

三、良莠不齐的网络课程

其实网络教育产业还有个非常麻烦的问题就是“课程定价”。事实上,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国的传统教育收费是由物价局来定价的。当然,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因为有国家的大量补贴,所以实际价格和实际价值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是,在高中教育及私立教育那块,教育该如何定价基本还是有个标准的。简单来说,大学专业学费的调整不仅要通过物价局的审核,还要经过教育部的批准才行。于是问题就来了,网络课程的价格归谁管?而且标准又该如何?

回到我刚刚说的那个“播音配音”网络课,这门课据说需要学习6个月,收费大约在3000元左右。事实上,这赶得上你在专业大学的学习费用了。可现在的问题就是,很多专业大学都有类似的网络免费公开课,于是这价格?当然,有很多理由可以证明收费是合理的。比如有专门的课后辅导老师、专门的课业训练和批改等等。而且重要的是,你只要付费就可以上;而专门的播音主持专业那是需要参加艺考和高考的。不过这有出现了另一个问题,线下大学是有专门学历和学历证的,而网络教育有这个么?

其次,试听课老师在鼓励大家报名的时候还提到了报名就送其他课程,其中一门“彩铅绘画基础”的课程吸引了我。但是稍一了解,这门据说价值近2000元的课程就是录播课。没有专业老师解答问题也没有其他辅导老师帮你批改作业,于是我就是2000元买了一个视频?诚然,为知识付费是没错的,可是这些绝大部分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免费内容的知识,值得你付出这么多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然,在现代教育体系下,让大部分的老师达到“传道”这个级别似乎有些强人所难。那么,做到“授业”和“解惑”那就应该是基本要求了吧?

这位担任试听课老师在展示自己履历的时候,她告之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职业经历,却丝毫没有提及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内容,那就是她的“教师资格证”。一个人有没有“授业”资格,在现代社会还是很好判定的,那就是你的教师资格证。可是,她没有,所以她真的能教会大家么?

最后就是说到那个附赠的课程,连“解惑”都省去了,这还算是教育么?这和大家自学又有什么区别呢?

 

网络教育本应该成为调节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以及满足人们继续教育需求的重要工具。可现在看起来,它有成为网络信贷的一道幌子。这

还真的是堕落的中国网络教育产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