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鳴少年:從妥協到諂媚
其實這應該是一部意料之外的爛劇。雖然近幾年的國產劇都挺一言難盡,但還是偶爾還是有那麼幾個亮點的,而這部《鳴龍少年》理應就是這些亮點之一。
這是一部改編自日本漫畫作品《龍櫻》的漫改劇,而日本和韓國已經在之前改編過電視劇。所以這是一部在高考時會稱為「經典題」的題型,因為在你做這題之前已經有無數你的前輩做過了。不只他們為你提供了各種正面或反面的經驗,同時你的老師也應該為你將這題細細分析過了。如果你還做錯了,那就是一種絕對的不應該了。
事實上,《鳴龍少年》在前半部還是非常值得讚賞的;可劇情卻在後半部急轉直下,直至在劇終集毫不掩飾地塞了觀眾一嘴的狗屎。
《鳴龍少年》是一部描寫差生努力學習並尋求人生逆襲的故事。這在中國當下是一個非常安全的題材,甚至是有點「政治正確」的題材。並且對絕大部分觀眾來說,這也是一個熟悉且友善的題材。所以可以說,《鳴龍少年》只要照著原著和日本、韓國給的先例往下拍,這絕對是一部國產劇水準之上的好作品。可就是這樣一部理應閉著眼都答滿分的題目,劇組最後卻能做到大崩盤,那就是一件非常值得思考的事情了。
在我看來,這部電視劇「半道而崩殂」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劇本的懸浮。
國產劇劇本有問題幾乎都已經是通病。編劇不熟悉劇中角色的職業,同時又不願意聘請專業的劇本醫生對劇本進行修正,投資方一味追求所謂的“大數據”,於是國產劇劇本和觀眾的真實感受已經完全是兩個極端。誠然藝術應該“高於生活”,可前面不是還有一句“源於生活”麼?
但凡參加過高考的人都知道,誰能夠在高三之初以400分的分數逆襲到700多分?這是什麼概念?以電視劇設定的時間和背景來看,當年的省狀元都才700分出頭。憑什麼一個400多分的學渣能夠一個學年就超過一個學霸?這是嘲笑所有學生,你們的學習毫無意義麼?而且一個學渣逆襲還不夠,這部電視劇是五個主角都逆襲成功,而且還人均狀元。這簡直是朝所有努力學習的人臉上打了一個又一個的耳光。
同時編劇為了製造戲劇衝突,強行「貼標籤」的做法也幼稚到可笑。學生時代的學霸哪個不是每天都在那刷題看教輔,誰有時間和幾個學渣去鬥嘴。誠然校園裡有“霸凌者”,但大可不必為了美化學渣而故意醜化學霸吧?學霸人人都霸凌者,這放到任何一個學校都是不可能成立的概念吧?
而本劇在最後崩盤的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劇本對某種潛規則的「諂媚」。
為了諂媚大數據,國產劇就會主動在電視劇中加入所謂的「愛情線」。連兩人相愛還不夠,三角戀的撕扯才是觀眾愛看的狗血。而在這部校園勵志題材的電視劇裡,編劇居然設計出了「四角戀」。難道沒有愛情線的電視劇就沒人看麼?似乎日劇《重啟人生》就甩了國產劇編劇一個耳光。而在一堆四角戀的狗血裡,編劇忽然又想起一個知名的過審問題。國產劇是禁止早戀的,也就是高中生不准談戀愛。如果非要有高中戀愛,那也必須是BE結尾。於是,劇終集之前還是恩恩愛愛,甚至都暢想未來的婚禮了……劇終集就說他們分手的分手,離婚的離婚,總之沒有一個好下場。
而到了這裡,編劇又想起自己似乎要弘揚下正能量,體現一下社會主義價值觀。於是就將對年輕人的勸婚情節放到了已經年過半百的兩位老師身上。女老師平地摔,男老師公主抱,圍觀學生鼓掌……拜託你,都認識那麼多年了,真要戀愛幹嘛還拖到這一天?難道這天結婚可以白日飛升?
第三個讓人不適的原因就是劇中依舊充滿了普信男的價值觀。
一個前情沒有任何鋪墊的男性突然上演名為求婚實為逼婚的環節。或許是為了昇華價值觀吧,這個學校上到教務主任,下到所有即將參加趕考的學生紛紛動員起來,一起對一個無辜的女老師逼婚……所以說啊,戀愛有風險,結婚需謹慎!
除了響應國家勸婚的號召外,編劇也沒有忘記「生三胎」這件事。劇中男主角在暢談他的人生理想就是「生三個小孩」。忽然我覺得他最後和女主角分手是編劇的慈悲了啊!
最後再說一個我的困惑,劇中五個主演的平均年齡已經年屆30歲。但為什麼他們能裝嫩演高中生,卻不能在劇終集裡演三十歲的成年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