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小說與網路遊戲,誰借誰的光?
大約是從完美世界推出《誅仙》開始,大家才開始意識到原來影視小說這樣的泛娛樂作品是可以改編成網路遊戲並進而大紅大紫的。或許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娛樂產業的老闆們開始紛紛關心起自家作品的衍生收益了。
但也或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有關影視小說和網路遊戲之間,到底是誰沾了誰的光之類的討論就喧囂塵上,一直未曾有個結果。即便是現在,影視小說的原著黨們和網路遊戲的改編黨們為了這個問題還是會戰個天昏地暗。
早期:網路遊戲沾影視小說的光
作為一個全新的娛樂方式-網路遊戲的誕生日期遠遠落後於影視與小說,自然網路遊戲的使用者群相較於影視小說的用戶群來說是小眾群體。
早期的網路遊戲其實非常樂於改編經典影視小說作品,尤其是在武俠題材方面,金庸、古龍等武俠大家的小說就是各大網遊廠商追捧的物件。
因為開發者和經營者都很清楚,這些經典作品的粉絲數量是非常龐大而且他們和遊戲用戶群的重合度又極高,所以只要其中有部分人對改編遊戲感興趣的話,遊戲成功的幾率就會大許多。
因此,在網路遊戲的早期以及面對經典影視小說作品的時候,網路遊戲的確是沾了影視小說的光。
現在:雙方連結各取所需
但隨著網路時代的快速發展,網路越來越成為年輕人首選和最重要的聚集地,而網路遊戲也不再是小眾的娛樂產品。
時至今日,有一部分年輕人耗費在網路遊戲上的時間已經遠大於他們耗費在閱讀小說和觀看影視作品的時間。因此對許多娛樂產業的老闆來說,網路遊戲也就成了他們重要的宣傳管道。
現在的影視作品宣傳不再局限於主演去和觀眾面對面,亦或者主題曲在各廣播電視媒體上滾動播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影視作品的同名改編遊戲和影視作品本身同期上線也成了宣傳的標準配置。
例如迪士尼近期推出的《冰雪奇緣》、《沉睡魔咒》和《灰姑娘》等電影都配合了同檔期的手遊作品;而《花千骨》及其同名手遊在港台市場推廣時也是採用了聯合互動的形式。
對於遊戲廠商來說,我需要你宣傳時的高曝光量,進而帶動玩家對我遊戲關注;而對娛樂廠商來說,我需要你遊戲快速累積的粉絲,方便我利用遊戲開闢全新且直接的宣傳管道。當然,雙方能賺到錢也是非常重要的。
未來:網路遊戲反哺影視小說
遊戲改編影視小說的例子其實很早就有了,像是:《波斯王子》、《古墓奇兵》、《生化危機》等。但網路遊戲改編影視小說卻還是近期才興起的事情,例如《魔獸世界》的改編電影就一直傳得沸沸揚揚。
類似《魔獸世界》這樣的改編電影在娛樂業界被稱之為“粉絲電影”,說白了,它的主要票房貢獻還是來自《魔獸世界》的玩家。之所以製片人敢投入巨額成本製作這部電影,其實也就是看好了《魔獸世界》玩家的數量以及他們的潛在消費能力。
同樣的例子在國產網遊戲中也可以找到,像是《劍網三》的同人小說一直是同人界的熱點。光是晉江文學城,以「劍三」為關鍵字就能找出3000餘篇作品。而在起點中文網,由官方授權的《完美世界》同名小說目前更是擁有2800萬的海量點閱數。
影視小說與網路遊戲,到底誰借誰的光?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選擇題,事實上,身為整個泛娛樂產業的一員,網路遊戲與影視小說之間的關係已經越來越密切。不只影視作品可以為網路小說帶來關注度和粉絲,網路小說也可以反哺影視作品曝光量和使用者。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網路遊戲和影視小說將會成為整個娛樂產業的產業鏈上的一環,發揮各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