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圍城:犧牲的意義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Abraham Lincoln
林肯對政府的定義是「民有、民治、民享」。
這也是《十月圍城》中革命黨人的夢想。
當楊衢雲(張學友飾)告訴他的學生,什麼叫民主的時候。
有個女學生問道:“我能看到那樣的政府嗎?”
楊衢雲笑著說:“我是一定看不到了,但是也許你能看到。”
伴隨這句話的結束,一顆子彈結束了楊衢雲的生命。
同時也拉開了《十月圍城》的序幕。
我厭惡革命,革命意味著社會的秩序被破壞,意味著人類的財富和文明被顛覆。
所以我也討厭各種「主義」的說教。
政治家都是陰謀家,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可以犧牲別人的利益,甚至生命。
但是對於那些革命家,尤其是為了「主義」和「理想」而獻身的革命家們,我還是心懷敬意。
電影中,無論是閻孝國(胡兵飾)或陳少白(梁家輝飾),他們都不是「好人」!
為了刺殺孫文(張涵予飾),閻孝國殺了許多人,這自然不是好人。
同時,為了保護孫文,陳少白欺騙了無數義士,他同樣也不是個好人。
但是我很同情他們,他們都是理想主義者。
閻孝國希望能讓滿清政府自強,這樣才能禦敵;陳少白希望能推翻滿清政府,讓中國自強。
你能說他們錯了嗎?
當我看到閻孝國一邊嘲笑革命黨人(陳少白)的懦弱,一邊訴說自己希望中國強大的理想的時候,我知道閻孝國又是一個悲劇英雄。
他沒有錯,他只是希望能讓這些革命黨人消停,這樣他才有時間讓滿清政府強大。
但是,歷史最終沒有選擇他。
當閻孝國最後被陳少白槍殺的時候,閻孝國倒下的那一刻,他對政府的忠誠還是讓我動容了。
至於陳少白,他的確很懦弱。
但是為了實現自己的護衛計畫,這個見血就暈的「教書匠」居然活生生隔開自己的肚子,用苦肉計逃了出來。
你不得不說,即便他的手法有些下作,他還是個值得尊敬的理想主義者。
除了他們,餘下的人都是一些讓人無比同情的人。
李玉堂(王學圻飾)只是一個同情革命黨人的商人,其實他或許算不上同情革命黨吧,他只是同情他的好朋友陳少白。不過當他得知陳少白失蹤的消息,他居然一力承擔起護衛計畫,這種魄力確實很少見。當最後他抱著死去的李重光(王柏傑飾)痛苦的時候,作為一個父親,他失去了所有。
阿四(謝霆鋒飾),身為一個菲迷,我無比討厭謝霆鋒。但是我對這個角色卻沒有辦法痛恨。阿四是一個什麼都不曉得的人,他之所以參與護衛計畫只是因為這樣“能讓老闆高興”,而他拼死拖出閻孝國只是為了讓他的少爺李重光能逃出去。
王復明(巴特爾飾)和方紅(李宇春飾),跟一群戲骨搭戲的悲劇就是新演員的一點點毛病都會非常明顯。王復明與方紅的演技並不是最好的,甚至當方紅上場的時候,我還笑出了聲音。不過看到王復明最後被亂忍刺死,方紅選擇與刺客共同赴死的時候,心中剩下的卻只有尊敬。
沈重陽(甄子丹飾)是個複雜的角色,他原本是閻孝國的手下,但卻最後選擇了陳少白。他不是為了革命,他只是想實現他女人的一個願望。
當劉鬱白(黎明飾)登場的時候,我淚目了。雖然我認為黎明不適合當演員,但他卻用劉鬱白這個角色證明了他其實也是會演戲的。劉鬱白是一面很深的湖水,正因為湖很深,所以水面波瀾不驚。這一切,黎明詮釋得非常到位。
至於李重光,他擁有那個時代學生特有的熱情。雖然他最後付出了死的代價,但他應該不會後悔。
至於什麼叫革命?
孫文自己說了,“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經文明之痛苦,而這痛苦,就叫做革命。”
從來都沒有什麼終極目的,有的,只是社會的進步。
——顧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