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法律:壞種

雖然觀眾都知道,作為Crane, Poole & Schmidt三位冠名合夥人之一的Shirley,一直包容並支持Alan所有的”胡作非為”;但直到這一集,我們才親耳聽到她對Alan的評價: I’ve practiced a long time, worked with some of the highest ranking members of our profession. But I have yet to be associated with a more skilled, more principle, more noble attorney than Alan Shore. 如此溢美之詞,讓我十分驚訝,原來Shirley和Alan之間的互相仰慕和尊敬,不知不覺間已經達到了這樣的高度。一個是BL中我最喜歡的”騎士”,一個是BL中我最喜歡的”女王”,我在Alan和Shirley之間看到了超越性別的平等,真正的強者,惺惺相惜。

能把Alan和Shirley拉攏在一塊的案子,絕非尋常官司。這次也不例外,當兵的哥哥在軍事醫院死於醫療事故,弟弟不服”費爾法例”,憤然起訴美國軍方。針對軍隊或政府的官司,自然會惹惱Denny這樣的保守人士,他斷言:This one you can’t win, Al, says the law. 並下註十萬美元,賭Alan輸定了。

先解釋一下”費爾法例”(Feres Doctrine),實際上這並不是一條真正的法律,而是出自1950年的一起訴訟(Feres v. United States)。當年一名美國士兵因為營房失火而身亡,失火原因是軍方置之不理的存在安全隱患的取暖系統,他的遺囑執行人將美國政府告上法庭,官司一直鬧到最高法院。但最高法院以美國聯邦民事侵權賠償法(Federal Tort Claims Act)最終駁回了起訴,從此美國司法界將涉及現役軍人受傷的司法判決稱之為”費爾法例”。簡單說,美國政府對任何軍人在服役期間受到的任何傷害都不用承擔責任。 1987年曾有兩起訴訟試圖向最高法院挑戰”費爾法例”,最終都失敗了。也就是說,在現今的美國社會,”費爾法例”依然是法官們在遇到軍人受傷案件時最順手拈來的法律依據。

在奉行人權至上的美利堅合眾國,聽起來如此殘酷甚至非人性的”費爾法例”,為什麼會存在呢?也許辯方律師Wade Mathis的話能夠給出一些答案——如果打仗的時候,大量士兵受傷急需醫治,戰地醫生還得先考慮可能的醫療過失和隨之而來的醫療官司,那麼可能就沒人願意當戰地醫生了。乍聽之下,似乎有點道理,戰爭中總是要有人犧牲的。但我覺得”費爾法例”更像是一個國家進入戰爭緊急狀態時的臨時政策,而不是常態下的永久政策。

繼續問為什麼,為什麼美國政府想盡辦法在和平時期(當然也有中東地區的局部戰爭)規避士兵可能遇到的人身傷害,尤其對軍方醫療機構實行特赦?這又牽扯到另一個問題,malpractice insurance(職業過失保險),在病人(家屬)很習慣起訴醫生的美國,最常購買這類保險的就是醫護人員,這也是現代商業保險中最昂貴的險種之一,因為醫療官司的賠償金額動輒就要百萬千萬美元。職業過失保險在美國也有很多爭議,有人說過高的保險金額讓整個醫療體係都不堪負荷。

總之,”費爾法例”不是直接的法律,卻比白紙黑字的法律還要複雜。

這個案子,是Boston Legal中很典型的一類——良心 VS 法律。從良心來看,一個士兵為軍隊為國家浴血奮戰,受傷後卻在軍事醫院死於錯誤的用藥以及錯誤的療法,既然是人為事故,就一定要有人為此負責;從法律來看,政府無法保證戰爭中沒有絲毫人員傷亡,也無法做到為每起傷亡事故負責,大白話就是──結果同樣是有人死了,謀殺就是犯罪,而戰爭則可以得到豁免。每一次Alan都站在良心這一邊,這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從表面看起來三觀不正的傢伙,贏得了大多數觀眾的認同,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好人或大英雄,但他有一種獨特的方式捍衛我們所信仰的正義和良心。骨子裡的Alan Shore,的確配得上Shirley所稱讚的”高尚”。

又一次扭轉乾坤、震撼人心的結案陳詞,就是這短短的三五分鐘,濃縮了Boston Legal所有的精華,怎麼捨得?已經到最終季了,只剩下最後八集了。法庭上唇如槍舌如劍,辯方律師Wade Mathis偽善地把美國大兵稱為”our kids”(我們的孩子),Alan針對這種說法,提出反問:大多數同齡人都在和平環境下享受著物質生活,而那些被送上戰場的當代美國大兵,到底誰的孩子?美國人的?不,是美國窮人的孩子。面對一項50多年來無人挑戰成功的法例,Alan用他的良心震撼了每一個普通民眾的良心(national conscious),當然也包括法官。這一刻,我不禁想問──法律的基礎到底是什麼?面對一條有爭議的法例,如何判定錯對?是我們的良心?還是社會的道德?

Boston Legal終究是場戲,片尾的勝利僅僅是爭取到法官同意立案,天曉得從地方法院一路打到最高法院要花多少年的努力,而且還可能面對最高法院的駁回。編劇大人定然是看到了現實中的無奈,只好在劇中以這種的方式表示對弱勢的支持。

Alan和Denny對本案的賭局,成了本集感情戲的主要重點。 Denny一時糊塗把賭約告訴了法官助理,導致法官勃然大怒,差點毀了整個官司。盛怒下的 Alan對Denny說出了we’re done這樣的”重話”,不過床頭吵架床尾合,這點小波折釋然之後,兩人的感情顯然又增進了。一個擁抱,和好如初,他們永遠不會分開。

相較之下,平行發生的案子則比較無聊,Jerry的姊姊向他求助,因為他的外甥可能在和有一半血緣關係的妹妹談戀愛。案件涉及匿名精子銀行的保密協定,最後不是Jerry,而是他的外甥自己在法庭上打動了法官,一個孩子想知道誰是親生父親,這難道不是人類天生的本能嗎?

如此相似的兩張臉,答案其實早就揭曉了。但有一點讓我覺得困惑,現代DNA技術竟然無法鑑定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