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買桂花同載酒
因為母親在湖南長沙的湘雅三醫院做了關節鏡手術而需要一段時間拆線,故而我也留在長沙照顧。閒得無聊之餘,我會選擇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去欣賞這個城市。
而某晚搭乘地鐵返回住處的時候,我突然發現長沙地鐵的三號線居然可以直達湘潭北站。於是我心中頓時產生了一個想法,就是計劃透過搭乘城市公車系統從長沙前往湘潭,去拜訪我的母校——湖南科技大學。
自從2007年畢業後,我大概只回去過一次。而今年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我入學20週年,因此便想趁著這個機會再去看看我的母校。
其實從長沙前往湖南科技大學的路程並不複雜。
從四號線的六溝壟站上車,然後在阜埠河站換乘三號線即可直達湘潭北站。不過要注意的是,從山塘站以後的車站都隸屬於長株潭西環線。當然,乘客不需要下車轉乘也不需要其他特別處理。這段線路的花費是人民幣7元。
從湘潭北站下車後可以選擇搭乘K1或28路公車前往湖南科技大學,這兩路公車都會停靠湖南科技大學東門站和南門站。 K1的車資是3元錢,而28路的車費則是2元錢;雖然K1比28路貴了1元錢,但是這條線路只會停靠湖南科技大學和湘潭大學的相關站點,對於想要前往這兩所大學的人來說顯然會更合適一些。
這是湖南科技大學的南門,也是湖南科技大學的正門。門後正中的建築是湖南科技大學主圖書館。
其實在我們畢業的時候,主圖書館才剛開放,但因為和我所在的北校區距離較遠,再加上畢業年都在忙於找工作,所以我並未使用過這個圖書館。而正門則更為尷尬,直至我們拍攝畢業照的那天還只是粗略完成,甚至連校名都還沒篆刻上去,因此壓根不適合用來當畢業照的背景圖。
湖南科技大學是由湘潭師範學院和湘潭工學院在2003年合併組成。而這裡則是前湘潭工學院的正校門,也曾經被視為湖南科技大學的正校門,更多的時候我們會稱為「南校區校門」。我在2003年入學的時候就被要求在這裡集合,然後再分配到不同的校區去註冊、繳費、報名等等流程。
在湖南科技大學整個校區建設完成之前,原湘潭師範學院被稱為“北校區”,而原湘潭工學院則被稱為“南校區”。其實除了這兩個大校區之外,原來的湘潭師範學院還有一個成人教育學院所在的校區,這個校區被稱為「雨湖校區」。其實真要談學校的歷史根基,雨湖校區或許才是最道地的。這裡曾經是湘潭的孔廟和貢院所在地,算是文脈所在了。只可惜我在大學期間沒有去過這裡。
南校區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大學期間因為玩《魔獸爭霸:冰封王座》的緣故,我認識了很多理工科同學或校友。有的時候玩遊戲玩得太晚就直接在他們的宿舍湊合一晚……這次回去,曾經讓我記憶猶新的燕子塘已經被徹底填平並開發成了小公園,而那群燕子又去了哪裡呢?
原湘潭師範學院正門,現稱為湖南科技大學北門,也曾經被稱為湖南科技大學北校區校門。
其實從校門的設計就能看出原來的湖南師範學院甩湖南工學院一條街。湘潭工學院的校門方方正正,毫無美感;而湘潭師範學院的校門則是「湘潭」的拼音首字母「X」的變形。
在我念書的時候,北校區以春賞櫻花夏看荷,秋觀桂花冬聽雪而聞名。同時北校區的建築物並不擁擠,空出來的地方會被以前的校領導塞入各種園林式建築。而當我這次回來的時候,以前的荷花池已經被填平以建造建築,櫻花園則被削減了一半的規模,桂花園因為是主體建築的一部分倒是被保留了下來。除此之外,植物園被拆除用來建造什麼國際教育中心…
在進北門之前,我特意去找了狐狸和小落當年合租的公寓。結果公寓不只還在,連公寓前的寵物醫院到現在還在運作。
他們現在各自過著自己的幸福生活,就在距離不遠的長沙市。
就在我來湖南科技大學的前幾天,我還特意和狐狸他們聚餐了。
這是距離我們宿舍最近的食堂,當年叫四食堂,而現在則改名叫七星閣。
雖然這個食堂的味道一言難盡,但因為每個月有國家的補貼,所以我還是得在這裡吃飯。
現在回想起來,如果沒有國家的補貼,或許不少人在唸書的時候就會餓肚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