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福寺遊記
其實在橘子洲之後是沒有打算再去逛長沙的其他旅遊景點,因為鞋墊已經磨損,同時腳底也長出了水泡。而且連續好幾天的高強度步行讓我的小腿和膝關節也有些吃不消,因此我的想法是在母親手術拆線前就安安靜靜在房間裡休息。
只不過計畫趕不上改變的是,母親和我聊天的時候忽然感嘆全家最近似乎在健康方面都有些不順利。母親自己做了膝關節鏡手術,父親也早早被確認了肺氣腫,而我則剛好也被檢查出糖尿病。所以原本也沒什麼信仰的母親忽然說,我們要不要找個廟去拜一拜?
我們家其實都沒有什麼宗教信仰,基本上屬於大部分中國人的那種“進寺燒香”,但對佛教或道教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崇拜。
不過既然說了這個想法,於是稍微搜索了下,發現長沙境內有供奉藥師佛的也就是開福寺了。
開佛寺屬於禪宗寺院,而我在念大學的時候曾經因為舍友的關係而短暫信仰過華嚴宗。當然,這次信仰也僅僅持續了不到一年,隨後就放棄了。實在是我這個人太過現實,宗教對我的吸引力就非常有限。
從住家到開福寺不過地鐵兩站路而已,雖然中間需要換乘一次,但整體來說價格還是非常便宜的。或許這就是地鐵相較於公車的優勢所在,因為地鐵不管換線多少次,你需要支付的只是站與站之間的通行費用。而公車由於都採用一票制,所以轉乘多了之後費用就非常不美好了。當然,即便不美好的公車費在實際上大概也不會超過10元的上限。
從開福寺地鐵站1號口出來沿著開福寺路往西走不到500公尺就能看到開福寺的山門。
開福寺的門票為每人10元;長者、兒童、學生及居士可以持證享有半價優待。門票可以透過微信錢包或現金支付。
購買門票後會贈送香三支。但開福寺所有佛堂都禁止遊客燒香,因此信徒需要到專門的焚香爐燒香。
進入開福寺山門之後,赫然矗立在眼前的便是標誌性的「九龍觀音像」。
每個龍頭均叼有一隻花籃,每隻花籃代表不同的願望。信徒可以用一元硬幣投擲,如果投中則意味著相應的好運會相伴。若是沒有硬幣,附近有服務處可以透過微信支付來兌換相應的硬幣。
我也買了一元的硬幣,可惜未有投中。倒是旁邊的小姐姐一枚硬幣就投進了。
在九龍觀音像附近還有本境的土地神廟,香火也相當旺盛。
同時九龍觀影響兩側還有鐘樓和鼓樓,分別供奉救苦救援觀世音菩薩像和文財神。
文財神那邊明顯要熱鬧一些,但觀世音菩薩這邊卻有一個中年男子虔誠地跪在那祈禱。他禱告了很久,想來是人生路途上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惟願菩薩保佑能救自己於苦難之中吧?
觀音像其實算是位於小湖的島嶼上,而這個小湖便是開福寺的放生池。不過現在佛寺並不倡導特意購買動物過來放生,而放生池裡的確也有些小擁擠了。
走過橋便是開福寺的三聖殿,也是開福寺的主體建築之一了。
而在三聖殿的西南側則是古開福寺的所在地,現在的古開福寺基本上算是後期重修的。
由於現在開福寺正處於修繕期,其實有很多地方都沒有開放,例如我這次特意想去參拜的藥師殿就在關門維修中。不得不說是一件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