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能有什麼危險呢?
前天晚上的張惠妹北京演唱會開場後,多位觀眾在網路平台上發文表示,自己進場時身上被仔細搜查,只要存在任何一點彩虹元素就會被禁止入內,要么換掉帶彩虹元素的衣服,丟掉有彩虹元素的物品,就是就把東西寄存在外面,結束後再取回。
這檢查有多離譜呢——
那些手拿彩虹旗的,T恤上有明顯彩虹圖案的,當然會被攔下來。除此之外,還有的觀眾僅僅只是背包的帶子上有一小段是彩虹色,長度只有幾厘米而已,也會被為難。
有人說他的包包上面有個悲傷蛙的掛件,也被攔下來了,因為悲傷蛙身上有多種不同顏色過於五彩斑斕。
更過分的是,有人的包包被打開,發現裡面有筆記本,上面有手寫的《彩虹》歌詞,字體是彩色的。這也不行,不能帶進去。
我看到最慘的例子是,有朋友身上紋了彩色紋身,被攔著要把紋身擦掉才能進…
想像一下,如果是我在現場,花錢買了高價票,卻要忍受被工作人員搜我的身體,掏我的包包,檢查我的隨身物品,然後因為也許我都沒留意的什麼細節被勒令配合整改,我一定會氣炸:你們憑什麼這樣?哪一條法律規定我不能穿彩虹圖案進入演出場?彩虹會對這場演出造成任何危險隱憂嗎?如果你們給不出任何合理的解釋和根據,那我也會拒絕配合,因為這種行為明擺著是在侵犯我的人身權利,侮辱我的人格尊嚴。
我看有分析說,之所以這次查這麼嚴,是因為蔡依林剛剛在廣州開的演唱會上,唱到《玫瑰少年》時,場上出現了設計好的彩虹燈光秀。
當時現場觀眾反應很好,大家都覺得很美,也很能烘托《玫瑰少年》這首歌的主題,不知道後來怎麼就捅到了哪個領導的G點,不讓這種場面再次出現。於是緊接著張惠妹的北京演唱會就讓有關方面嚴陣以待,不但讓《彩虹》這首歌從歌單上取消,而且各部門還被層層加碼,剛開始下的命令可能只是「不要讓我再看到這種大型彩虹場面”,傳到最下面就變成了不准出現任何彩虹元素。幾百公尺的不行,幾公分的也不行。
阿妹過去的演唱會上常出現巨型彩虹旗。
我想試著理解一下有關方面的這種管理壓力。張惠妹和蔡依林,是現在華人歌手中最有影響力的兩大gay icon。蔡依林唱《玫瑰少年》會用到彩虹元素,而張惠妹幾乎每場必唱的歌裡就有一首《彩虹》,是幾乎每個gay都會唱的歌。幾年前張惠妹在大陸開的演唱會上,就出現過大批觀眾自帶彩虹旗歡呼吶喊的場面,如果不採取措施,這樣的場面必然會重演。讓這麼多gay聚集在一起展示代表他們的標誌物,在視聽上會不會對大眾造成刺激?會不會起到某種宣傳效果?局面會不會失控?
但我真覺得他們想太多了。在演唱會上展示彩虹,一沒有違反任何公序良俗,二沒有提出任何口號和訴求,三沒有製造任何安全隱患,甚至連個人身份標籤都不會明確顯露。
那隻是一道道彩虹而已。彩虹是大自然所能帶給人類的最美麗的奇觀,沒有人會不喜歡彩虹,沒有人會覺得被彩虹威脅,看到彩虹的第一反應不該是禁止和消滅。
當我們在衣服和包包上設計一些彩虹圖案,我們不會有任何不良居心。起初,大家只是覺得這樣的圖案很美。後來,大家又從中看到了多元包容的符號意義。再後來,我們會用這個圖案來表達和平、大愛、希望的內心憧憬。
美、多元、包容、和平、大愛、希望……這都是最正面的詞彙啊。和這些詞彙相連的彩虹圖案,某些人為什麼會覺得要防範?為什麼要害怕?
退一萬步講,就算你覺得這個圖案和某一部分人的性取向綁定了,代表的是性少數群體,可這個群體現在的社會處境是怎樣的呢?他們幾乎都已經沒有任何社會可見度了,你看大眾媒體上相關的話題這幾年還剩多少?他們已經刺激不到異性戀群體,也沒辦法做出什麼宣傳效果,現在就只是默默無聲地勉強存活而已。現在,他們只是默默地去看一個自己喜歡的歌手的演唱會,默默地帶上彩虹圖案,在現場看到同類,也只是默默地心照不宣地笑一下,然後頂多就是跟著一起唱幾句《彩虹》或《玫瑰少年》,而這兩首歌的歌詞,也全是隱晦地抒發內心感受而已,歌詞裡沒有直白的口號,沒有權利上的訴求,只有love&peace。
難道連這都不行嗎?這都是錯嗎?這都要被打壓?要被侮辱?要修理嗎?你們到底要讓這群人怎麼活?只能徹底淪為一具具行屍走肉嗎?姿態低到塵埃還不行,非得把他們埋進土裡嗎?
還好我不在現場,不然我真的不知道會做出什麼事來。當然我也知道工作人員也很為難,他們也很辛苦,是上級給他們的壓力讓他們不得不如此。我不怪他們。那我該怪誰呢?
在這場演唱會入場時被搜身、被羞辱、被強制換衣服丟東西的觀眾們,都有權追究這件事的責任,應該有責任方出來向他們道歉。如果是演出承辦方或場地管理方下的令,他們應該道歉。如果是更上一級的管理者下令,也應該有領導出來道歉。
如果這件事就此放過不理,每個人都忍了算了,那按照滑坡效應,接下來一定還會有更離譜的事情出現。可能不光外面的彩虹T卹要檢查,裡面穿的彩虹內褲也要檢查。不光是演出場館要檢查,工作場合甚至家庭居所也要檢查。不光是性少數被檢查,異性戀也會有自己被檢視的項目。你怎麼保證自己身上就不會有任何莫名其妙戳中哪個大老爺G點的元素存在?也許是一件日式和服,也許是頭髮的顏色,也許是生來就有的瞇瞇眼,也許是一句「不生孩子」的宣言,甚至只是講了一個笑話。
多元包容,在我們看來是正向價值觀,但在其他人看來,也許就是危險價值觀吧。他們懼怕多元包容,抵制五彩繽紛,只要非黑即白,最好天天治喪。
我不想把這個世界讓給他們。我不想活在一個沒有彩虹只有黑白的世界。誰要喜歡這樣可以自己在家隨便弄,或是早點去陰曹地府,最合您的意。就把繽紛的人間留給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