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笔我心 · 2017年11月14日

我爱过的那些爱豆们

很多人其实很难理解“流行偶像”这个词语在曾经的中国大陆是多么可怕的一个词语。

流行偶像、电子游戏、桌球、DISCO……这些都曾经被视为会毒害中国年轻一代的存在。

可到了现在呢?虽然DISCO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但是杨坤发行的一张复古DISCO专辑居然卖得还不错;打桌球的丁俊晖、潘晓婷等选手成为全民偶像;电子游戏也成为国家体委承认的竞技项目;当然,流行偶像也已经成为拉动GDP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虽然出生在那个封闭与自由激荡的年代,但是我的家庭似乎对流行偶像并没有太多的排斥和反感。毕竟当年我父亲可是模仿刘文正的打扮,扛着一台三洋收录机,放着邓丽君的磁带将我母亲追求到手的。

而到了我阿姨的时候,中国原创乐坛的“西北风”时代让我跟着知道了那英和田震;再到年纪只比我大18岁的舅舅所处的年代,小虎队和Beyond成了他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最强音。

当我真的主动去喜欢流行偶像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华语流行音乐最后的黄金时代。

 

1996年到1999年,我在念初中。

1997年,出身于宝岛的歌手张惠妹终于从对岸流行到了我所在的这个内陆五线城市。只不过那个时候喜欢张惠妹的人并不多,毕竟那个年代的审美标准是周慧敏、杨钰莹。

除了张惠妹之外,感谢一直认韩做父的湖南卫视让我知道了韩国的组合HOT和NRG。不过我记得在那个时候,HOT在韩国是最红的,但是在中国,反倒是NRG最红。如果不是NRG自己太不走运的话,也许真正的韩流天团就是NRG了。

在旧世纪的末期,我了解流行音乐的渠道无非是电视机里的Channel V和湖南卫视,以及MTV中国在各地方台的联播节目。除此之外,《当代歌坛》、《COOL轻音乐》和《HIT轻音乐》三本杂志也是我的最爱。

我记得这三本杂志的定价在当时的杂志里属于比较贵的那种,除了那种死贵死贵的时尚杂志之外,就属于这三本杂志最贵了。不过铜版纸的印刷和每期必送的海报及其他各种小礼品,倒是让我忍了下来。

不过相较于欧美向的《HIT轻音乐》,我那个时候更喜欢港台向的《当代歌坛》和日韩向的《COOL轻音乐》。

因为《COOL轻音乐》的缘故,我才在日本乐队时代的末期知道了B’z、XJAPAN和彩虹等乐队和组合。同时也是也是因为这本杂志的缘故,我见证了日本乐坛歌姬时代的开启与落幕。

可惜,听说这三本杂志最终合并为一本杂志了。

 

张惠妹是我第一个喜欢的流行歌手,但是我真正当作人生导师的流行偶像却是王菲。

我喜欢王菲的时候,她已经从宝丽金(环球音乐)转投到了EMI百代(索尼音乐),而这个时候正好是她第二个黄金时代和封神时代的开启。

我知道很多人听到我说喜欢王菲就会举例“幻梦一场”,不过那又如何?

我承认王菲在“幻梦一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是如果看完全场演唱会的话,我觉得“白玉微瑕”四个字还是足够的。至少相较于现在华语乐坛对嘴盛行的时代,一个年近五十的中老年妇女还敢真唱,这个勇气绝对不是梁静茹给的。

我从来就不觉得王菲是多么完美的人,但是我喜欢她的率直和勇敢。

一个人总要做许多选择,不是每个选择都是正确或对自己有利的,但是如何承受选择之后的结果却是一件非常重要和困难的事情。而王菲刚好在这个方面给了我正确、积极的示范。

特别是她对感情的态度,虽然我只能学个表面,但是足以保护我自己。

 

在我高中到大学的那一年,华语流行乐坛最后的光辉亮透了整个时代。

孙燕姿、周杰伦、蔡依林、S.H.E等等歌手和组合纷纷在这个时候出现或重新出发。

这四组歌手的卡带我一直买到我大学毕业;而大学毕业后的我,在有了笔记本电脑和DISCMAN之后,我终于能买CD了。

四组歌手中,我第一个接触到的应该是周杰伦。

当时我在一个小县城念高中,因为这所高中是国家示范性高中,所以我家人才不会觉得这个县城多么偏僻。

在念高三的时候,我们班忽然转进了几个学生。不出意外,都是有背景的孩子。

在文理分科的时候,我因为对原本班主任的不满,即便我是学校奥数班和生物竞赛班的学生,我也依旧跑到了文科班。在屡次劝说无效之后,学校终于将我放到了全校唯一的文科资优班。

所谓的文科资优班大概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认真读书而被选进来的,其他三分之一的孩子则是因为各种家庭背景而掏了不少钱进来的。从隔壁市长的女儿到本县首富的儿子,我们班真的是包罗万象。因此来了几个所谓国税局副局长的儿子或县纪委书记的儿子也就不稀奇了。

介绍周杰伦给我的人正是那个国税局副局长的儿子,他是个喜欢嘻哈音乐的人。我记得他的穿着在第一天就被班主任诟病,金发、耳环、鼻钉、大到可以当连衣裙并印着脏字的T恤和开了无数懂的牛仔裤,以及有些旧却很干净的球鞋。

我和他成为好友的缘故是我俩的床挨在一起,于是每天晚上我都会被他塞耳机,分享他的音乐。

其实我那个时候正处于非常闷骚的阶段,别看我外表乖巧,实际上我的WALKMAN里不是重金属就是迷幻摇滚。再加上我那个时候学会了抽烟,我还真担心那个时候的我会去嗑药。除了听摇滚之外,我自己还组了支乐队,玩的是朋克。我们还录了DEMO,投给了当时国内很有名的大地唱片……可惜,我们被拒绝了。

 

大学毕业之后,我在福州及厦门工作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因为毕业生的缘故,我的户口轻而易举地迁到了福州,于是去台湾就成了很简单的事情。

我非常喜欢的城市是上海、台北和东京。

那个时候福州已经有不少学生在台北的大学当交换生,刚好我也认识好几个。在他们的推荐下,我去了台北非常有名的“女巫的店”。然后知道了苏打绿。

作为职场新鲜人的我,突然又变回了文艺青年,于是苏打绿的歌深得我心。

苏打绿的每次巡回演唱会,总要去看上一两场。

苏打绿的演唱会不适合大场馆,万人场就不错了。

不过后来苏打绿的演唱会也开始玩特效,所以奔驰中心效果其实算不错的。

说实话,我还是怀恋在大学体育馆开演唱会的苏打绿。

 

知道SMAP应该是很早的时候了。

1990年代,日剧的黄金十年。而我家当时刚好能收到卫视中文台及后来的凤凰卫视中文台。

因为《爱情白皮书》知道了木村拓哉,然后又因为《超级变变变》知道了香取慎吾,然后慢慢知道了SMAP。

不过真正喜欢上SMAP应该是他们来北京开演唱会吧。

 

喜欢王菲,是因为感情路上承蒙她的照顾;

喜欢苏打绿,是因为心底的文青因子在感召;

而喜欢SMAP则是因为我知道了繁华落尽之后,真实的人生该如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