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屏競技,電子競技的新時代!
「手遊競技」應該是2015年在電競圈裡最走紅的一個詞語,而就在「手游競技」方興未艾的時候,海外的電競媒體及其他相關媒體卻在2016年度提出了「觸屏競技」(Touch Screen eSports)這個全新的電競名詞。
根據海外最大的遊戲直播平台Twitch的2015年度資料包告顯示,《虛榮》(Vainglory)成為2015年度最受矚目的手機遊戲。而在Twitch與《虛榮》簽訂最新合作協定之後,雙方都開始有默契地使用起「觸控螢幕競技」這個詞語來取代「手遊競技」。
隨後,包括雅虎運動、Gamasutra、Develop等遊戲及電競專業媒體及《國際財經日報》、《金融時報》等傳統媒體也紛紛跟進相關報導,開始採用「觸屏競技」這樣的字眼。
觸控螢幕競技VS行動競技
如果單從詞語的包含關係來說的話,「行動競技」是包含「觸控螢幕競技」的。誠如最早的智慧型手機並非是觸控手機,而是隨著蘋果、谷歌、三星等公司的多年市場培養,才讓用戶接受了觸控螢幕作為智慧型手機標準配置的概念。
相較於「觸控螢幕競技」而言,「手遊競技」至少還包含了兩個不屬於「觸控螢幕競技」的遊戲類別。
在鍵盤智慧機時代(諾基亞及黑莓),一些靠鍵盤操作的手機遊戲,例如:《貪吃蛇》和《俄羅斯方塊》等就無法歸類到「觸控螢幕遊戲」之中,更無法歸類到「觸控螢幕競技」當中。
此外,遊戲主機的次類別-遊戲掌機,它也是行動遊戲裝置,可以利用行動網路進行對戰。但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無論是PSP,還是NDS,基於這些平台的遊戲都沒有辦法算作“觸控螢幕遊戲”,自然也不算作“觸控競技”。
因此,對比「行動競技」相對廣泛且無法徹底與電腦遊戲、手機遊戲做切割來說,「觸控螢幕競技」的定義更符合當下玩家對於手機遊戲或平板遊戲的理解。
什麼是觸控螢幕競技遊戲?
簡單來說,運行於觸控螢幕裝置上的競技遊戲就是觸控螢幕競技遊戲。根據絕大部分玩家的理解,凡是在智慧行動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和智慧平板)上運行的競技遊戲都算是觸控螢幕競技遊戲。而觸控螢幕競技遊戲的特色又有什麼呢?
首先,觸控式競技遊戲的操作門檻一定不高。因為觸控螢幕裝置本身就限制了操作的複雜性,所有的操作都必須用「點擊」和「拖曳」兩個動作來完成。所以操作過於複雜的電競遊戲即便移植到觸控螢幕設備上,其發展也是相當有限的。
其次,觸控式競技遊戲的對局時間不會特別長。這一方面是受限於觸控螢幕設備硬體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觸控螢幕設備使用者的特徵有關。對於目前的觸控螢幕使用者而言,他們更多是用其打發碎片時間,因而重黏著度的遊戲不一定受到歡迎。
最後,觸控競技遊戲是觸控螢幕上的競技遊戲,而不僅僅是競技遊戲的觸控螢幕版。如果錯誤的認為將電腦或平台上的遊戲競技遊戲移植到觸控螢幕版就能成功的話,那麼就代表了開發者完全沒有理解什麼是觸控螢幕競技遊戲。
觸控螢幕競技的未來
隨著觸控螢幕競技遊戲概念的興起,一些優秀的觸控螢幕競技遊戲獲得了更大的關注。例如引領該風潮的《虛榮》,其相關賽事就藉此獲得了亞馬遜、紅牛等國際頂級品牌的贊助。
此外在各大手遊榜單頗受好評的休閒競技手遊《球球大作戰》也以其「易學」的操作和不輸其他手遊的競技性也成為了觸屏競技遊戲的新寵兒。
2015年,行動競技概念的興起帶動了各大遊戲平台的轉型,也帶來了許多品牌對遊賽事的關注。而在2016年,隨著觸控螢幕競技的興起,相關遊戲的分類將會更加清晰,更有針對性。
這必然引發各大賽事越發的專業性,例如《虛榮》在接連佈局北美、歐洲、東南亞與韓國之後,又將全新的賽事帶進了中國、日本與南美等新市場,全球賽事體系即將形成。而《球球大作戰》也後發直追,開始其全球賽事的版面。
相信隨著這些專業賽事的展開,或許到了年底,觸屏競技就有了和傳統電競一較高低的資本。而觸控螢幕競技勢必是電競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