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琴煮鹤 · 2012年2月9日

铁娘子:和撒切尔夫人无关的撒切尔夫人传记

如果要我来列绝我熟知的英国政治人物,除了亚瑟王和丘吉尔之外,我能列举的都是女性了。

比如:伊丽莎白一世,维多利亚女皇,伊利莎白二世,撒切尔夫人。

作为保守党党员,撒切尔夫人无疑不会被社会党或工党这样的左派人士所喜欢。自然作为收到共产主义教育的中国人更不会喜欢她。

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对爱尔兰共和军采取强硬态度,指使恐怖主义袭击四起;对工会和工人运动横加指责;几乎毁掉了整个英国的公共福利制度;悍然出兵马尔维纳斯群岛……

这样的人物如果在中国,几乎可以用“恶贯满盈”四个字来形容了。

因此在小学和中学阅读的课本上,不止一次揶揄过她。说在她与邓小平就香港回归问题谈判的时候,在人民大会堂摔了一跤……字里行间都是对这样一个女性政治家的嘲讽和厌恶。

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撒切尔夫人真的那么让人憎恶的话,她又如何会成为二战后英国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呢?莫非英国人都是受虐狂?

原因很简单,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英国经济走出了困境,同时英国的国际地位开始得到了提升。

可以这么说,“日不落帝国”的最后荣耀就是在撒切尔夫人手上得以延续的。此后的英国首相们一个比一个软弱,最终使得英国沦为美国的跑腿小弟。

虽然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说,建立美国的国父们不是英国的罪犯就是英国的叛国者,但是美国人对英国还是怀有一种说不清道不白的感觉。

这种恩恩怨怨的感觉似乎可以用中日关系来形容。日本一边以自己继承了中华文化为荣,一边又想切割自己与中国的关系,甚至毁掉中国。

美国人,或者说美国的精英分子对英国有一种很特别的情怀。他们瞧不起英国,但同时又以英国的血统为荣耀。

因此才有了《国王的演讲》在奥斯卡的成功。

事实上,在《国王的演讲》之前,还有一部名叫《女王》的电影也得到了美国影评人的肯定。

其实《铁娘子》这个题材相对于《国王的演讲》和《女王》来说,更容易出彩。但导演似乎功力不逮,于是整部片子变得有些不伦不类。

虽然是撒切尔夫人的传记片,但是整部电影和撒切尔夫人的关系似乎又不大。

《铁娘子》中的撒切尔夫人是导演心目中的撒切尔夫人,而不是那个曾经入住过唐宁街10号的撒切尔夫人。

不过,假如我们不将《铁娘子》视为传记片,而是看作一部虚构的剧情类电影的话,这部电影其实还是很成功的。

或许是因为导演是女人的缘故吧,整部电影都是从一些很细微的细节带出了英国从二战后到90年代的许多发展历程。

导演更多的是想讲述撒切尔夫人作为一个女性政治家,在政界这样一个充斥着男性荷尔蒙的世界里是多么的孤独和心酸;然后另一条故事线索便是撒切尔夫人与其丈夫的恩爱。

因此英国工人大罢工、爱尔兰共和军袭击议会大厦,甚至马尔维纳斯群岛战役等等重大事件俱是一笔带过。而中英谈判则几乎没有出现过。

导演想刻画的仅仅是撒切尔夫人这个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