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笔我心 · 2011年7月28日

ChinaJoy Day 1

其实我很少关注ChinaJoy。

第一,我并不是多么热爱网络游戏及网络游戏这个产业;第二,作为国内的展会,实在是乏善可陈。

虽说不要与E3、TGS和莱比锡电玩展去媲美,但是起码也不能输台北电玩展或香港电玩展吧?

事实上,论热闹程度什么的,ChinaJoy的确是全球首屈一指的。

但是要说到专业程度,我想除了沉默之外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似乎ChinaJoy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据说在本届展会上要突出展会的专业性。

比如要厂商管好自己旗下ShowGirl的衣服尺度,同时也要求各家媒体不要将重点放到妹子身上。

不过从目前各家网游媒体的报道专题来看,大家的兴趣还是在妹子上。

妹子和周边就是ChinaJoy吸引人气的两大法宝。

尤其是妹子,没有妹子的事业线就没有ChinaJoy的热闹和眼球。

至于周边什么的,参加过展会的人都应该知道,经常可以看到民工大妈和大叔拎着蛇皮袋一袋一袋地将各家厂商的周边收走,从公仔、抱枕到海报、CD,甚至连厂商发的手提纸袋都能哄抢一空。

当然,我并不是说他们没有权力来拿走这些周边。

问题在于,这些人是网游厂商的潜在客户群吗?

也许在ChinaJoy收集周边最全的人这辈子都没有上过网吧。

所以,我真的很怀疑所谓的专业性。

当然,中国网游收益节节攀升,这不仅是国内投资商们所高兴的,海外的投资商们也是觊觎许久。

一位供职于某投行的朋友就在本届展会上带领了一个比较庞大的海外投资商团队来ChinaJoy上寻找合作商机。

其实中国网游目前还是处于很低端的竞争,基本上你只要能搞定文化部和版署,再有一笔余钱在各大媒体上砸一轮广告的话,再烂的游戏都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虽然网游业界一直在高呼我们需要“网游文化”,但实际上呢?

虽然网游当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但是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媒体对网游的污名化还是很严重的。

更重要的是,网游的受众群体大多是年轻人,这些人没有话语权,同时他们自身的一些弱点也使得网游的缺陷更加被放大化了。

不要说《劲舞团》造成了中国多少青少年一夜情,事实上酒吧跟网络聊天室造成的一夜情更多吧?

只是可惜青少年没有话语权无法压制这些报道,同时青少年的性格弱点也使得一些原本很轻微的事情变得愈加严重。

当然最重要的是,中国网游同质化让整个业界在创新方面已经是一潭死水。

当然,《九阴真经》还是有点点创新。我这样写是不是有点枪稿的嫌疑了?

终于国内的游戏厂商们发现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对PC端MMO游戏的冲击了!我忽然泪流满面了……

其实早在年前,Gamasutra就有专栏作家提过到这个观点。

我也很赞同,毕竟网络游戏还是要更多的体现它的“游戏”属性。

光依靠画面和所谓的“概念化”对游戏根本没有任何用处,等玩家一旦发现了其中的奥妙,这款游戏的生命力也就到头了。

想想《开心农场》等系列游戏在全球的热卖吧,这才是体现游戏性的网络游戏。

其实在中国网络游戏之所以能如此大热,更重要的是,网络游戏几乎是如今最便宜的娱乐方式之一。

如果能方便一点,比如能在平板电脑,或者手机上运行的话,那才是玩家们所喜爱的。

即便在《愤怒的小鸟》还没有走红之前,手机SP们就开始了手机网络游戏的拓荒。

虽然这些游戏非常简陋,但是大家想想网络游戏的前身,MUD吧……

更重要的是,手机游戏能吸引到更广泛的年龄族群,它除了与网络游戏用户重叠之外,更能吸引到35岁到45岁的中青年。

我某次回家玩我父亲的手机的时候,甚至在看到他在玩一种手机平台上的联网RPG游戏。

要知道我父亲在电脑上可是只会玩“连连看”之类游戏的人。

当然现在无论是基于iOS,还是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游戏有个很大的缺陷,他们的收费方式还是类似单机游戏。

这其实在中国市场是必死无疑的收费方式……为什么?想想中国的单机市场吧。

如果他们不能将收费方式转移到游戏内的话,我实在是不看好手机网络游戏的运营前景。

或许,等中国人都学会尊重版权的那天,还有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