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琴煮鹤 · 2011年1月22日

新少林寺:不外如是

其实我一直觉得,我们对待华语电影要一种标准,对待好莱坞电影应该有另一套标准,否则我们将对华语电影永远绝望。

在进入电影院之前,我就没有对《新少林寺》抱有任何的期望。

正如我看《非诚勿扰Ⅱ》一样,正因为我对《新少林寺》没有期望,反而这部电影带给了我很多惊喜。

 

电影从一开头其实你就能猜出很多内容来。

比如:阴郁的谢霆锋将是本片最大的反角;嚣张的刘德华必然会蒙受大难……诸如此类。

如果你非要对《新少林寺》纠结于故事情节的话,那这部电影带给你的必然是痛苦。

故事的开头就是军阀混战,我就在写下了一句评论,中国人杀中国人永远是不遗余力的。

结果这句评论居然是贯穿始终,我觉得我有当一个影评人的品质了。

这部电影的评分不是很高,所以我先来说说电影中的败笔。

 

败笔一:滥用民族情节。

事实上,从《叶问》电影开始,似乎所有的功夫片导演都发现了获取高票房的最佳途径就是煽动观众的民族情节。

在《新少林寺》中也不例外,导演将军阀混战的全部原因都归咎于外国人,或者说“反华势力”。

刘德华为什么会被谢霆锋赶下台?因为刘德华不愿意与外国人合作。

而在片中,谢霆锋在外国人的支持下大肆开挖文物,并且屠杀中国人。

在电影中,外国人唯一的一次出手是在炮轰少林寺上,其余的时候都是中国人自己杀中国人。

于是你说这一切的错都是外国人的话,显然是说不通的。

而且在片中的最后,为了让中国的观众大呼过瘾,让一群少林和尚操着冷兵器干掉了拥有大炮火枪的外国人。

不管多么不符合逻辑,但是对观众来说,是满意的。

 

败笔二:媚俗情节严重。

我们知道,任何一部华语电影如果失去大陆市场都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无论是香港的导演还是台湾的导演,都必须为此付出一些代价。在片中多多少少为某些人说一些话。

当然也有可能是内地的审查机构预先就在片中加入了某些“需要”的情节。

总之每次看到少林寺的和尚我都有种错觉,他们真的不是我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指战员?

看着他们沉着冷静地转移群众,这将服装一换就是了。

 

败笔三:商业气息太浓。

作为一个导演,为了拍电影而屈服与投资人的需求并不是一种过错。

毕竟现在的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片人说了算的。

但是,我有点不理解陈木胜导演,好歹你也是拍过《冲锋队怒火街头》的导演啊,为何在这部电影中屈服了如此之多。

在电影中,少林寺近乎被神化。

当中有许多无谓的镜头,如果除去对少林寺本身的宣传之外,我看不出这样的镜头有什么存在价值。

由此可想,释永信这个少林寺CEO将陈木胜逼迫到何等地步。

 

不过既然我给了这部电影三颗星,那就证明这部电影还是有很多值得我喜欢的。

第一,谢霆锋的演技。

在艳照门之后,谢霆锋的演技是越来越精湛,尤其是在出演一些反面人物的时候。

我一直觉得谢霆锋适合那种阴郁的,性格有点扭曲的反面角色。

这样的角色总能让谢霆锋如鱼得水。

第二,硬汉角色的出现。

其实中国的电影很少有硬汉出现,我不知道是为什么,华语电影有侠客,有儒士,却独独没有硬汉。

你能在华语电影的大银幕上找到类似史泰龙跟施瓦辛格这样的角色么?没有!

不过《新少林寺》中的吴京等武僧形象颇有硬汉角色的感觉。

尤其是吴京在被杀的那个镜头,非常的赞!

第三,最后的镜头。

炮火轰炸下,为了救谢霆锋的刘德华被气流掀翻。

当刘德华从高处坠下,最后落入佛像的手掌之中的时候,那个镜头拍得无与伦比。

这是个充满了隐喻的艺术感镜头,刘德华在佛像手中过世的镜头暗喻了本片的主旨之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其实片中还有个煽情的镜头出现在几个小和尚乞求看守他们的军人放下他们的方丈的时候。

曾经铁石心肠的士兵妥协了,但是他的心软换来的却是丢了性命。

所以,他也许想做一个好人,但是社会不许而已。

最后,成龙的出现再次证明了一个少林寺定律:少林寺的最终BOSS永远是火头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