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琴煮鹤 · 2011年1月1日

军官和男孩:永远有多远?

据说《军官和男孩》是香港导演关景鹏最爱的一部作品。

不过这部电影却不是我会主动去看的电影,虽然慕名已久,但是却从未看过。

只是昨晚临睡前想找的美剧都没有更新,于是鬼使神差地下载了这部电影。

鉴于网路上的资源已经非常匮乏,我对能完整下完这部电影表示怀疑。

然而当我凌晨醒来的时候,电影居然已经下好了。

 

关于《军官和男孩》很多人都会拿来与《情人》还有《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两部电影做比较。

因为这三部电影都牵扯到了“恋童”这样一个异常敏感的话题。

但是《一树梨花压海棠》这部电影是从成年人的视角来写一个恋童者的爱情。

可《军官和男孩》,以及《情人》却是从一个当时是未成年人的视角来写初恋。

 

在写电影之前,我想可能需要补充一点社会主流意见对于娈童恋的一些观感。

现代不少国家都将少年爱视为不正常,并认为少年爱者对少年有危险。欧洲在基督教盛行后,认为同性恋(包括成年男子之间的同性恋和少年爱)是罪恶。战前的日本和民国成立前的中国,对少年爱还比较宽容。在日本,明治时代以后的法律、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观念,才开始认为少年爱是病态的、对少年有伤害的、于道德上可耻的行为。日本战前,精神病患者也可以跟社区的居民融洽相处;但于1950年《精神卫生法》制定以后,少年爱似乎被认为是「不很理解但是危险的存在」。

对于少年爱的成因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是「因为成年人不接受自己,所以才会选择较为弱的少年」。事实上,有人即使被少年投石唾弃也好,也会恳求少年,甚至要他舔少年的脚也愿意,但这些并不代表他们一定不是因为受到成年人拒绝而转为把少年视为性对象,且这种喜好亦多为迷恋的性质。也有人认为「因为自己少年时被成年人侵犯,所以性好改变了」,事实上这也未必是少年爱产生的原因。有些少年爱涉及权力或从属关系,尤其是古代,在某些社会甚至是一种身份象征。例如古希腊的老师与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性关系,或古代中国贵族男性与下层社会少年的性关系等。虽然涉及权力关系,但不代表当中没有精神交流。

有些少年爱者,虽然少年时期身边有其他的少年爱者,当时却并未被其他的少年爱者当成交往对象。也有「通过心理咨询来治疗少年爱」的说法,但少年爱是否一种病态仍有争议。还有个错误观念:只关注少年爱者(专指成年男性对少男有恋慕倾向的人),而把成年女性对少年的恋慕倾向(恋童癖)误解为母性的本能。即便是成年女性者,有些人也会对少年产生强烈的性需求。

同样,根据年龄差距来判断也是不对的:『把中年的少年爱者视作危险人群,而把中学生的少年爱者看成是安全的。 』,事实上中年的少年爱者,有自律能力,有社会地位,性欲也正在减退,单从犯罪倾向来看,危险性确实较低。而中学生自律能力较低,并且处于性欲的较强时期,因冲动而犯罪的可能性较高。
但是,从恋爱道德层面看,只对少年有兴趣的人很难与人有长久的恋爱和婚姻关系,他们对少年的喜爱较接近于一种迷恋而非基于尊重、互信,注重沟通且希望长久相处的恋爱关系。他们在中小学的时候,初恋对象是同年级的同性,从那开始,恋爱对象的年龄就再未上升过。正因为从初恋以来,恋爱对象的年龄并未上升过。随着少年长大为成年人,这类人就会对当初喜爱的对象失去兴趣,并会移情别恋。由于他们只对少年有兴趣,常会不断更换交往对象,不符合忠贞、专一的道德标准,对被这类人恋上的少年也是一种伤害和不尊重,这亦是把少年爱视为不正常的另一原因。但有些少年爱者成年后,还有爱年龄相若人士的可能性。因此少年爱者并不只包含只对少年有兴趣的人。

上述内容引述自基维百科

 

回到电影中来,我很喜欢英语中的一个词组,Calf Love或者叫Puppy Love。

不过中文维基将这个词组翻译成“青春期恋爱”并定向到早恋却让我有些诧异。

按照原本的词组含义,Puppy Love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爱,或者我们将它定义成爱慕会更好。

其实无论我们如何升华爱情,我们都无法摆脱一个尴尬的基础。

所有的爱情都是以肉体吸引为基础,并且夹杂着情欲或其他让我们难以启口的内容。

但是Puppy Love却没有太多的身体层面上的内容,更多的是关于精神层面的。

毕竟Puppy Love大多是发生在十一、二岁的人身上,所以这种爱会更纯粹一点,更柏拉图一点。

 

故事发生在二战的末期,一位荷兰的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活下去而将他送往乡村。

因为乡村的寄养家庭能保证自己儿子的基本饮食,最起码,可以活下去。

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关键点,男主角没有父亲。

记得在阅读李银河的调查报告《同性恋亚文化》的时候,李银河先生指出,父亲角色的缺失是一个男孩成为同性恋的重要后天因素。

而不安定的社会与不稳定的家庭状况都让男主角的内心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动荡不安对于孩子来说,是可怕的。

而在寄养家庭中,男主角是最小的孩子。

同样的在《同性恋亚文化》中,无论是血缘家庭还是收养家庭,随着孩子数目的增加,同性恋的概率会呈几何倍数的增加。也就是说,同样的家庭中,小儿子的同性恋几率会比大儿子大上好几倍。

所以我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一个事情,男主角不是一个绝对的异性恋。

而在躁动的青春期,男孩子总会最初被同性的身体所吸引,于是又有了一个心理学概念,“青春期同性恋症候群”。

男主角被自己的哥哥身体所吸引。

而在与自己兄长的玩闹中,同样正处于青春期的兄长似乎对男主角起了一个不是很好的示范。

于是男主角就在一条不归路上奔跑前进。

他无法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这是对与错。

只是在夜晚的某个时候,他恐惧而好奇的抚摸着自己兄长的身体。

很快战争便结束了,一群加拿大士兵接管了这座城市。

而男主角也在这里遇见了另一个男主角。

是怎么开始的呢?男孩开始爱上军官?

是在欢迎舞会上看到军官风趣的腹语表演吗?

还是在喝下第一口可口可乐之后,抬头发现与女生共舞的军官同样回望的眼神?

是和军官单独在热闹舞会的室外共舞吗?

还是独自走在小路上的时候,被军官的吉普车追上。倒退。倒退。前进。前进。男孩终于笑着跳上车,口里立刻被军官塞了颗巧克力的时候呢?

无从开始追证。

唯一清楚的是,这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和这个二十多岁的军官。爱了。

 

暖暖的午后,两个人赤裸相拥。

男孩悄悄地跳下了床,拉开军官的抽屉,找到一张照片,小心的塞到上衣口袋里。

军官醒来,望着男孩,笑着,往他口里又塞了颗巧克力。然后,接吻。

军官告诉身上的那个弱弱小小的男孩,I love you.You are my baby. I love you.

讲荷兰语的男孩,听得懂军官的意思吗?

 

随着驻军的撤离,两人分别的日子即将来临。

一无所知的男孩,坐在军官的床上,玩弄着他的枪。

军官顾左右而言他的,絮絮的说了很多话。

男孩想是听烦了,想是听不懂。不耐烦地说了shut up.军官没介意,依旧絮絮的在说,关于他,关于他。

 

那晚军官送男孩回家,对他说自己将要走了。

男孩没听懂。以为是跟以往一样的分别。是第二天依然可以见到的分别。

男孩头也不回的进了家门,没察觉身后军官的眼神。注视,深深地。

知道第二天,男孩在听到同伴中的议论,方恍然醒悟。

急急的骑上了车子跑到营地,人去楼空。

跑到常和军官玩的海边,对着远远的船只大声的呼喊军官的名字。

甚至没有回音。

垂头丧气回到家的男孩,赫然发现门前晾着自己装着军官照片的衬衫。冲上去掏口袋,只剩下一小团纸浆。

男孩终于忍不住,哭了,大叫着,这是我唯一的照片……

 

这个片子很欧洲,荷兰导演Roeland Kerbosch继续发扬了欧洲导演们慢镜头长镜头的特点,将整个片子的节奏拖得很慢,懒懒的,不慌不忙。满是荷兰乡间的气息。还有淳朴厚道的村民们。虽然背景是在二战时期,却丝毫没有战火的气息。或许,他是认为,在爱情面前,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了吧?

看完这个片子,其实我是有一些些怀疑的。

男孩跟军官,真的是爱情吗?还是处于一种相依为命的本能?

逃难而离开阿姆斯特丹的男孩,为着父母的骄傲而参军的军官。纵使语言不同。相识相认是一种本能吗?

又何必去怀疑。即使不是爱情又如何呢?

带着男孩玩的军官,细心的帮男孩钉了扣子的军官,教会男孩开车的军官,带着男孩打开舞蹈大门的军官,以及,偷偷藏起军官照片的男孩,在教堂里用眼睛追随者军官的男孩,坐在军官身边手舞足蹈的男孩,冒雨去取军官留下的牌子而被雷打到手的男孩,后来成为舞蹈家的男孩。

是一段真实而纯洁的感情啊~即使不知道是否能定义为爱情啊……

如此重要一个人,就在这天早上突然消失了呵。甚至未及留下只言片语。

唯一的一张照片成了泥浆。合照的胶卷由于男孩的无知而暴了光。

还剩下些什么?

其实有呵。

用军队的线帮男孩缝制好的扣子,军官笑指着对男孩说这就是我的那个稻草人,不小心落在男孩家篱笆上的墨镜,挂在稻草人身上的牌子。以及,留在男孩手上永久的伤痕,第一次喝可乐第一次跳舞第一次爱的记忆,还有最终因着军官无心的一句话而选择舞蹈作为职业的人生。

这个人曾经出现过。那么他就永远不会消失。

即使后来不见了。你的生命却也因着这个人的出现,悄悄地向他的方向,偏离了一厘米,又一厘米……

C’est la vie.

 

片子的最后,三十年后,籍由新的技术,终于将那曝光的胶卷冲出来两张照片。

一张,是男孩和军官笑指说是自己的那个稻草人的合影。

一张,是军官的军牌。

上面写着,Walt,1945….

片子的最开头,长大后的男孩遇见年轻的自己,年轻的自己问他:你还记得我吗?